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果核杧果象的检疫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特征、显微镜检查及实验室检测技术。本文件适用于果核杧果象的检疫与鉴定工作,确保农产品进出口安全及相关领域的害虫防控。
Title: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Mango Seed Weevil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NT 1401-2004 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用于指导果核杧果象的检疫与鉴定工作。以下是针对该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该标准主要规定了果核杧果象的检疫鉴定方法,包括取样、样品处理、显微镜检查、形态学鉴定等步骤。其目的是帮助相关机构准确识别果核杧果象,防止其传播和扩散。
果核杧果象是一种害虫,主要危害杧果等热带水果。它们会在果实内部产卵,幼虫孵化后会啃食果肉,导致果实腐烂或无法食用。此外,这种害虫还可能传播病原菌,进一步影响水果品质。
果核杧果象成虫体长约3-5毫米,身体呈椭圆形,颜色为棕黑色,前胸背板有明显的刻点。幼虫则为白色,头部较硬,身体柔软。
果核杧果象是一种潜在的检疫性害虫,一旦传入非疫区,可能导致严重经济损失。因此,定期检疫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控制害虫,保护农业生产安全。
误判可能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例如错误销毁未受感染的水果,或者未能及时发现害虫,从而造成更大范围的传播。因此,严格按照SNT 1401-2004 标准操作至关重要。
该标准仅适用于果核杧果象的检疫鉴定,不适用于其他水果害虫。对于其他害虫,需参考相应的国家标准或国际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