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国境口岸结核病监测的目的、范围、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国境口岸的卫生检疫部门对出入境人员进行结核病监测的工作。
Title:Procedures for Tuberculosis Surveillance at National Port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NT 1283-2003《国境口岸结核病监测规程》是中国为加强国际旅行者和货物流动中结核病传播风险防控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该规程旨在通过科学、规范的监测手段,有效预防结核病在国境口岸的输入与扩散,保障公共卫生安全。规程涵盖了监测对象、方法、流程以及应急措施等内容,为各级卫生检疫机构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
根据SNT 1283-2003,监测对象主要包括来自结核病高发国家或地区的入境旅客、跨境运输人员及携带可能传播结核病的物品(如动物、食品等)。此外,规程还特别强调对国际航班、列车和船舶等交通工具上的重点人群进行筛查。例如,长期停留超过三个月的外籍人士、从事国际物流工作的人员等被列为优先监测对象。
规程详细规定了结核病监测的技术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例如,在现场筛查环节,采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体温;对于疑似病例,则需进一步开展胸部影像学检查。同时,规程要求各口岸必须配备符合国际标准的生物安全实验室,确保样本处理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自SNT 1283-2003实施以来,中国国境口岸的结核病监测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2019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共筛查入境旅客约50万人次,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例27例,其中大部分为外籍旅客。这些病例均得到了及时隔离治疗,未引发大规模传播。
此外,规程的推广还促进了国际间的合作交流。例如,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举办多次培训活动,帮助周边国家提升结核病监测能力。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已有超过30个国家借鉴了中国的监测经验。
尽管SNT 1283-2003已取得良好效果,但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结核病防控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监测技术和设备配置,同时加强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实现精准防控。此外,还需完善跨部门协作机制,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