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药制剂中苯甲酸、山梨酸和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的检验方法——液相色谱法。本文件适用于中药制剂中上述防腐剂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Title:Inspection Method for Benzoic Acid, Sorbic Acid and Paraben Preservativ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s - Liquid Chromatography
中国标准分类号:C5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随着中药制剂在现代医疗中的广泛应用,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SNT 1121-2002 标准规定了中药制剂中苯甲酸、山梨酸以及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的液相色谱法检测方法,为保障药品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些防腐剂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中,以防止微生物污染和延长保质期。然而,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因此建立可靠的检测方法至关重要。
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高效分离技术,能够准确分析中药制剂中的多种成分。在SNT 1121-2002标准中,液相色谱法通过高效分离柱将样品中的苯甲酸、山梨酸及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逐一解析,并利用紫外检测器记录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及可重复性强的特点,是目前中药制剂检测领域的主流技术。
某制药企业在生产一款中药口服液时,曾因防腐剂超标导致产品被召回。通过采用SNT 1121-2002标准中的液相色谱法,检测发现山梨酸含量超出规定限值。经过工艺优化和严格控制,企业成功将防腐剂含量降至安全范围内,避免了潜在的健康风险。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液相色谱法在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尽管液相色谱法在中药制剂检测中表现出色,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仪器成本较高、操作复杂等。未来,随着技术进步,智能化设备和自动化流程有望降低检测门槛,使更多中小企业能够采用这一方法。此外,进一步完善检测标准,扩大检测范围,也将推动中药制剂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