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出口禽肉中二氯二甲吡啶酚残留量的液相色谱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出口禽肉中二氯二甲吡啶酚残留量的测定。
Title:Inspection Method for Dichlorodimethylpyridine Phenol Residues in Export Poultry Meat -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NT 0212.1-1993 是一项关于出口禽肉中二氯二甲吡啶酚残留量检测的标准,主要采用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这项标准的制定旨在确保出口禽肉的安全性,满足国际食品卫生标准的要求。二氯二甲吡啶酚是一种常用的抗菌剂,在家禽养殖中可能被用作饲料添加剂,但其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因此,准确检测其残留量显得尤为重要。
液相色谱法(HPLC)是现代分析化学中一种高效、灵敏的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食品和环境样品的检测。在SNT 0212.1-1993中,液相色谱法通过分离和定量分析二氯二甲吡啶酚来实现对残留量的精确测定。这种方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以及操作简便的特点,能够有效避免其他干扰物质的影响。
各国对食品中化学物质残留量有严格的规定。例如,欧盟规定二氯二甲吡啶酚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1 mg/kg。如果检测结果超出此限值,产品将无法获得出口许可。因此,SNT 0212.1-1993不仅是一项技术规范,更是保障国际贸易顺利进行的重要工具。
尽管液相色谱法已经非常成熟,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快速、更精准的检测手段正在不断涌现。例如,质谱联用技术(LC-MS/MS)可以进一步提升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此外,加强对养殖环节的监管,减少不必要的化学品使用,也是降低残留风险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SNT 0212.1-1993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标准,不仅推动了出口禽肉质量的提升,也为全球食品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我们应继续完善相关检测技术和管理体系,确保出口产品的安全性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