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出口粮谷及油籽中乙酰甲胺磷残留量的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出口粮谷及油籽中乙酰甲胺磷残留量的测定。
Title:Inspection Method for Acephate Residues in Export Cereals and Oilsee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N 0585-1996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标准,规定了出口粮谷及油籽中乙酰甲胺磷残留量的检验方法。以下是与该标准相关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答:SN 0585-1996主要用于指导实验室检测出口粮谷及油籽中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方法。该标准适用于确保农产品符合国际或进口国的质量安全要求,从而保障国际贸易顺利进行。
答:乙酰甲胺磷是一种常用的有机磷类杀虫剂,广泛用于农业领域。然而,其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其在食品中的含量。
答:SN 0585-1996中明确规定了乙酰甲胺磷的最大残留限量(MRL)。例如,粮谷类产品的最大允许残留量为0.05 mg/kg。超出此限值的产品将不符合出口标准,需进一步处理或禁止出口。
答:该标准推荐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气相色谱法(GC)进行检测。具体步骤包括样品提取、净化、浓缩和仪器分析等环节,以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答:若检测结果显示乙酰甲胺磷残留量超过标准限值,应立即停止产品出口,并对相关批次产品进行处理。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重新加工或销毁,同时查找并纠正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源。
答:是的,该标准适用于大多数粮谷及油籽类产品,但不同种类的产品可能具有不同的检测限值。例如,稻米和小麦的限值可能不同。具体限值需参照标准中的附录部分。
答:虽然SN 0585-1996仍被广泛引用,但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食品安全要求提高,可能已有更先进的标准出台。建议查阅最新版本或相关补充文件,以确保检测方法的科学性和合规性。
答: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室应严格按照SN 0585-1996的操作规程执行,并定期校准仪器设备。此外,还应参加能力验证计划(PT),并与权威机构的结果进行比对。
答:虽然SN 0585-1996是中国的国家标准,但它也为其他国家制定类似标准提供了参考。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制定了类似的法规来限制乙酰甲胺磷残留量,因此该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通用性。
答:SN 0585-1996的完整文本可以通过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网站查询或购买。此外,一些专业机构和图书馆也可能提供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