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出口粮谷中甲基嘧啶磷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小麦、大米、玉米等粮谷中甲基嘧啶磷残留量的测定。
Title: Inspection Method for Pirimiphos-methyl Residues in Export Cere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SN 0137-1992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SN 0137-1992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标准,用于指导出口粮谷中甲基嘧啶磷残留量的检测方法。该标准为实验室提供了详细的分析流程和技术要求,以确保粮谷产品的安全性符合国际标准。
甲基嘧啶磷是一种常用的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然而,其残留物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因此需要通过严格的检测手段进行监控。
检测甲基嘧啶磷残留量是为了确保粮谷产品在出口过程中符合国际食品安全法规的要求。这不仅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健康,还能避免因不符合标准而导致的贸易纠纷。
根据SN 0137-1992的标准,甲基嘧啶磷的最大允许残留量通常由进口国的规定决定。检测结果需低于该限量值,否则产品可能无法通过出口检验。
如果检测结果显示甲基嘧啶磷残留量超标,应立即停止相关粮谷产品的出口,并采取措施降低残留量,例如调整种植或储存条件。同时,需重新进行检测直至合格。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稻谷、小麦、玉米等常见粮谷产品。对于其他特殊类型的粮谷产品,可能需要参考其他相关标准或进行补充检测。
SN 0137-1992是中国制定的国家标准,但其检测方法与国际通用的食品安全标准(如FAO/WHO制定的标准)保持一致。因此,遵循该标准可以满足大多数国家的进口要求。
截至目前,SN 0137-1992仍然是现行有效的标准。如果有新的版本发布,相关部门会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和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