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工金属结构振动时效的工艺要求、操作方法、检测方法及效果评定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工金属结构的振动时效处理及其效果评定。
Title:Code for vibration aging and effect evaluation of hydraulic metal structu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2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L 749-2017 是中国水利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水工金属结构振动时效及效果评定的技术要求和方法。振动时效是一种通过施加振动来消除或减少残余应力、稳定结构尺寸的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中广泛应用。这项标准为确保水工金属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振动时效的核心在于利用机械振动使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发生改变,从而达到释放残余应力的效果。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构件的疲劳寿命,还能有效防止因应力集中而导致的变形或开裂。标准中明确指出,振动时效适用于各种大型金属构件,如闸门、压力钢管等。
SL 749-2017 对振动时效后的效果评定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这些指标的综合分析有助于判断振动时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以某大型水电站为例,其压力钢管在安装前采用了振动时效技术。根据SL 749-2017的要求,技术人员对钢管进行了详细的应力测试与效果评定。结果显示,经过振动时效处理后,钢管的残余应力降低了约30%,同时其疲劳强度提升了近20%。这一成功案例充分证明了振动时效技术的有效性及其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价值。
SL 749-2017 标准为水工金属结构的振动时效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不仅提高了施工质量,还延长了设施的使用寿命。未来,随着更多工程实践的应用,相信这项技术将在保障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安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