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洪水风险图编制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方法步骤及成果表达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为防洪规划、应急管理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Title:Code for Preparation of Flood Risk Map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L 483-2017《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是中国水利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洪水风险图的编制方法和流程,为防洪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该导则强调通过综合分析历史洪水数据、地形地貌特征以及社会经济状况,构建准确的洪水风险评估模型,从而提高洪水灾害预警与应急管理能力。
洪水风险图的编制涉及多个关键要素,包括但不限于水文计算、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应用以及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洪水风险图的技术框架。例如,在水文计算中,需要精确测定河流流量、水位变化等参数;而在GIS技术支持下,可以实现对洪水淹没范围的动态模拟。
以长江流域某城市为例,在实施SL 483-2017导则指导下,当地政府成功绘制了覆盖全市范围的洪水风险图。通过整合气象部门提供的降雨量信息及河道管理部门监测到的实时水情数据,该市建立了完善的洪水预报系统。据统计,在最近一次强降雨过程中,该系统提前48小时发出预警信号,有效减少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尽管SL 483-2017为洪水风险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进一步提升洪水预测精度?如何将最新的遥感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融入风险图制作过程?这些问题都需要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创新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加强洪水风险图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期待更多像SL 483-2017这样的国家标准能够出台,助力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防洪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