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的设计原则、设计要求、结构形式及安全运行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灌溉与排水工程中各类渠系建筑物的设计。
Title:Code for Design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Canal Structu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L 482-2011 是中国水利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及管理。这一规范对于保障农业灌溉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涵盖了渠道的基本结构设计,还涉及防渗技术、抗冲刷能力以及生态友好型设计等多个方面。
在SL 482-2011中,设计原则强调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用性。首先,安全性是首要考虑因素,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各种自然条件下的压力,如洪水、地震等。其次,经济性要求设计应尽量减少材料浪费,降低建设成本。最后,实用性则体现在建筑物需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状况。
SL 482-2011对渠系建筑物的具体技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例如,在某大型灌区改造项目中,工程师们严格按照SL 482-2011的要求,将原有土质渠道改造成U形钢筋混凝土渠道,并铺设了防渗层,使灌溉用水利用率提高了约30%。
尽管SL 482-2011提供了详尽的设计指导,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部分地区地质条件复杂,需要因地制宜地调整设计方案;另外,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也增加了工程难度。
为应对这些挑战,相关单位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一方面,加强前期勘察工作,确保基础数据准确无误;另一方面,引入新技术如BIM(建筑信息建模)技术,提升设计精度和施工效率。
总之,SL 482-2011作为我国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的重要依据,其科学性和前瞻性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这一规范也将不断更新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