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土保持监测点的编码原则、编码结构和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水土保持监测点的统一编码及其相关管理工作。
Title: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Point Cod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水土保持监测是评估和管理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监测点代码则是实现数据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关键工具。本论文将围绕 SL 452-2009 标准中关于水土保持监测点代码的规定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意义、结构及应用价值。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制定了多项技术标准,其中 SL 452-2009 是专门针对水土保持监测点代码制定的技术规范。该标准的出台旨在统一监测点的标识方式,提高数据的可比性和可靠性,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SL 452-2009 对监测点代码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这种结构化的设计使得监测点代码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和实用性。
以下是基于 SL 452-2009 标准的一个具体应用实例:
通过上述代码,可以明确该监测点位于北京市,并属于坡面监测点类型,序号为第1个。
采用 SL 452-2009 标准的监测点代码具有以下优势:
然而,该标准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部分地区对标准执行力度不足、监测设备更新滞后等问题。
SL 452-2009 标准为水土保持监测点代码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科学设计代码结构和严格实施标准,可以显著提升水土保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标准的推广与培训,确保其在实践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