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凌汛计算的基本原则、方法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流、水库及其他水利工程的凌汛计算与分析。
Title:Code for Calculation of Ice Flood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SL 428-2008 凌汛计算规范》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按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
回答: SL 428-2008 主要适用于中国境内河流中存在凌汛现象的河段,包括但不限于黄河、松花江等河流。该规范旨在为凌汛期的水文计算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防洪安全和水资源合理利用。
回答: 凌汛是指因河道冰情变化导致水流受阻而引发的洪水现象。通常发生在冬季结冰初期或春季融冰期,当冰块堆积形成冰坝时,会导致上游水位迅速上涨,威胁沿岸设施与居民安全。根据规范,凌汛分为两类:
回答: 凌汛期流量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河道地形、冰情发展情况、气温变化等。
回答: “冰塞”和“冰坝”是凌汛中的两种典型现象,但它们的成因和危害有所不同:
回答: 防凌调度的核心在于提前预测和控制冰情发展。具体步骤如下:
回答: 不是。该规范主要针对具有明显凌汛特征的河流,如黄河、松花江等。对于无凌汛现象的河流,可参考其他相关规范进行水文计算。
回答: 判断河流是否可能发生凌汛需满足以下条件:
回答: SL 428-2008是中国针对凌汛问题制定的专门规范,具有以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