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村镇供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及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村镇供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Code for Rural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L 310-2004 是中国水利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用于指导村镇供水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以下是针对该规范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SL 310-2004 主要适用于中国农村地区的集中式供水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它涵盖了从水源选择、水质处理到管网铺设的全过程技术要求,特别关注于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需求。
水质保障是村镇供水工程的核心目标之一。由于农村地区通常缺乏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水源可能受到污染。因此,规范要求在供水过程中采取必要的净化措施(如沉淀、过滤、消毒等),以确保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供水工程规模的确定需根据服务人口数量、人均日用水量以及供水保证率等因素综合计算。
规范强调对水源地的严格保护,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净水工艺的选择应根据原水水质特点和用户需求决定。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
虽然规范的主要对象是集中式供水工程,但其部分原则和方法也可应用于小型分散式供水系统。对于分散式供水,建议因地制宜,采用简单实用的技术方案,同时加强水源保护和日常维护。
供水保证率是指供水系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满足用水需求的概率。例如,95%的供水保证率意味着在一年中只有约18天可能会出现供水不足的情况。这一指标反映了供水系统的可靠性,需结合实际条件合理设定。
供水管网设计需考虑以下因素:
SL 310-2004 属于推荐性行业标准,不是强制性法规。但在实际项目中,各地政府和设计单位通常会参照该规范执行,以确保供水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如果供水工程未按规范要求实施,可能导致水质不达标、供水不稳定等问题,进而影响居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因此,在项目建设中应严格遵守规范,确保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