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降水量观测的基本要求、观测方法、仪器设备及其安装与使用、资料记录与整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气象、水文及相关领域中的降水量观测工作。
Title:Code for Precipitation Obser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L 21-1990 是中国水利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用于指导和规范降水量观测工作的开展。这项规范为确保降水量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技术依据,是水文监测与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降水量观测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其目的是收集降水数据以支持气象、农业、防洪减灾等领域的研究与决策。SL 21-1990 规范详细规定了降水量观测的方法、设备要求以及数据处理流程,为全国范围内的水文站网建设提供了统一的标准。
根据 SL 21-1990 的要求,降水量观测主要采用雨量计进行自动记录。常用的雨量计包括翻斗式雨量计和称重式雨量计。这些设备的设计原理和使用方式各有特点:
此外,规范还强调了人工观测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设备故障或特殊天气条件下,人工观测可以作为补充手段提供可靠的数据。
降水量观测数据的处理是 SL 21-1990 的另一个重点。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例如,通过统计年均降水量、月均降水量等指标,可以评估区域气候特征并为农业灌溉规划提供依据。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长江流域的水文监测网络。该网络利用 SL 21-1990 标准,建立了覆盖广泛的雨量站网,成功地为洪水预警和水资源调配提供了科学依据。据统计,仅在2018年,该网络就成功预测了多次洪水过程,减少了经济损失。
尽管 SL 21-1990 已经实施多年,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设备老化、极端天气对观测的影响等。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未来需要加强新技术的应用,如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以提高观测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总之,SL 21-1990 降水量观测规范为中国水文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这一规范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实现更精准的水文监测和水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