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电新农村电气化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内容要求和技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县级水电新农村电气化规划的编制工作。
Title:Code for preparation of hydropower-based new countryside electrification plan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L 145-2009《水电新农村电气化规划编制规程》是中国水利部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农村地区电气化的规划与实施工作。这一规程的出台,不仅为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还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规程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农村地区的电力普及和优化配置。通过明确规划原则和技术要求,规程强调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即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制定适合的电气化方案。例如,在山区,应优先考虑小型水电站的建设;而在平原地区,则可以利用大电网延伸的方式供电。
从实践来看,SL 145-2009规程已在多个省份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云南省某县在实施农村电气化项目时,严格按照规程的要求,投资建设了一批分布式光伏发电站。这些电站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的基本用电需求,还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值得一提的是,规程还提出了具体的指标体系,包括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等关键参数。这些指标为评估电气化项目的成效提供了量化标准。据统计,自规程实施以来,全国范围内农村地区的供电覆盖率提升了约20%,显著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SL 145-2009《水电新农村电气化规划编制规程》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技术规范。它不仅为农村电气化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也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相信这一规程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