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特色(呼吸系统)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原则、选址要求、设施配置、服务内容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指导以呼吸系统健康为主题的森林康养基地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Guidelines for Specialized (Respiratory System) Forest Health and Wellness Ba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Z6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自然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加,森林康养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在此背景下,《TLYCY 1024-2021特色(呼吸系统)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指南》应运而生。该标准为森林康养基地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将围绕“新老版本标准中关于空气质量监测要求的变化”这一主题展开详细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森林康养基地内的空气质量监测并未提出具体的技术指标或操作流程,仅笼统地要求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和适宜的微气候条件。然而,在新版标准《TLYCY 1024-2021》中,对空气质量监测做出了更为详尽的规定。首先,明确了空气质量监测的具体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负氧离子浓度、PM2.5、PM10以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等关键参数。其次,规定了监测设备的选择标准,即需采用经过国家认证且具备高精度、稳定性的专业仪器,并定期校准以确保数据准确性。此外,还强调了监测点布设的原则,要求根据基地地形地貌特征合理布局监测站点,确保覆盖主要功能区域,同时避免人为干扰因素影响监测结果。
那么如何正确应用这些新的空气质量监测要求呢?首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优先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权威机构检验合格的专业监测设备。例如,对于负氧离子浓度测量,可以选用基于电化学原理或者激光散射法的传感器;而对于颗粒物(PM2.5/PM10)检测,则推荐使用β射线吸收法或微量振荡天平法的仪器。其次,在确定监测点位置时,需要综合考虑基地内不同区域的功能属性及其潜在污染源分布情况。比如,在核心体验区附近设置监测点位,以便及时掌握该区域内空气质量状况;而在可能受到工业排放或其他外部污染源影响的边界地带,则需增设额外的监控点。最后,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除了按时采集并记录监测数据外,还需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定期分析历史数据趋势,为后续优化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总之,《TLYCY 1024-2021特色(呼吸系统)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指南》通过细化和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相关内容,不仅提高了森林康养服务的质量与安全性,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操作指引。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新标准中的各项规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共同推动我国森林康养事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