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使用纵向奇偶检验方法检测信息电文中差错的技术要求和实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信息处理系统中数据传输的差错检测。
Title:Information processing - Detection of errors in information messages by means of longitudinal parity check
中国标准分类号:M1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SJZ 9080-1987 是一项用于信息处理的标准,主要通过枞向奇偶检验来检测信息电文中的差错。以下是与该标准相关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SJZ 9080-1987 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标准,规定了一种基于枞向奇偶检验的方法,用于检测信息电文中是否存在传输错误。这种方法通过在数据中加入冗余位,从而实现对数据完整性的校验。
枞向奇偶检验是一种错误检测技术,它通过对数据行或列进行奇偶校验来判断数据是否被正确传输。具体来说,它会在每一行或每一列的数据中添加一个校验位,使得行或列中1的数量满足奇数或偶数的要求。
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噪声或其他干扰导致数据出错。枞向奇偶检验能够帮助检测这些错误,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虽然它不能修正错误,但可以提示用户数据可能存在问题。
SJZ 9080-1987 标准适用于需要对信息电文进行基本错误检测的场景,例如早期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文件传输等。它特别适合于对实时性要求不高但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以行奇偶校验为例,标准会为每行数据计算一个校验位,并将其附加到数据中。接收方接收到数据后,会对每行重新计算校验位并与发送方提供的校验位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不一致,则说明数据存在错误。
选择奇偶校验方式时需根据实际需求决定。如果需要更高的可靠性,可以选择双重奇偶校验;如果只关注简单错误检测,则行或列奇偶校验即可。
SJZ 9080-1987 的优点在于实现简单、成本低廉,适合早期硬件条件有限的系统。然而,它不如CRC(循环冗余校验)等现代算法高效,在复杂环境中可能表现较差。
尽管SJZ 9080-1987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在现代系统中,更推荐使用CRC或哈希算法等更为高效的错误检测方法。不过,在某些特定领域或旧系统中,它仍然可能有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