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普洱茶(熟茶)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在清洁卫生的环境中,采用特定工艺发酵加工而成的普洱茶(熟茶)。
Title:Pu'er Tea (Ripe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普洱茶(熟茶)的国家标准《GB/T 36981-2018》自实施以来,在规范市场、保障产品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最新的地方标准TTJTSS 0004-2022中,对“感官要求”这一部分进行了细化调整。本文将围绕“感官要求”的变化展开讨论,并结合实际应用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导。
感官要求的变化解析
在TTJTSS 0004-2022版标准中,“感官要求”部分新增了“香气持久性”和“滋味协调度”两项指标。相较于旧版标准,这些新增内容更注重消费者体验感,强调产品在冲泡过程中香气是否能够持续释放以及滋味是否达到平衡和谐的状态。
# 香气持久性的应用方法
香气持久性是指茶叶在多次冲泡后仍能保持其独特香味的能力。为了确保达到这一标准,生产者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原料选择:选用优质且新鲜的毛茶作为基础原料。优质的毛茶通常具有丰富的内含物,这为后续加工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 发酵工艺控制:发酵过程是形成普洱茶独特香气的关键环节。通过精确控制温度、湿度及时间等参数,可以有效促进有益微生物活动,从而生成更多有利于香气形成的化合物。
3. 储存环境管理:成品茶应存放在通风干燥、无异味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高湿条件,以防止香气成分挥发或变质。
# 滋味协调度的应用技巧
滋味协调度指的是茶汤入口时各种味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恰当。要实现良好的滋味协调度,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 合理拼配:根据不同季节、不同产地的原料特性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使最终产品兼具醇厚与清爽的特点。
2. 适度陈化:适当的存放年限可以让茶汤更加圆润饱满,同时减少涩味,增加甜感。
3. 冲泡技巧:掌握正确的冲泡方式也是提升滋味协调度的重要手段。例如,使用适宜水温和水量,控制浸泡时间等。
通过以上措施,不仅能够满足TTJTSS 0004-2022对于“感官要求”的高标准,还能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希望上述内容能为广大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