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蒲江茶叶病虫害高标准绿色防控的技术要求、监测方法、防治措施及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蒲江地区茶叶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管理。
Title:High-standard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Pujian Tea Diseases and P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蒲江是四川著名的茶叶产地,其生产的蒲江雀舌更是名优绿茶中的佼佼者。为了进一步提升蒲江茶叶的质量与安全水平,TPJXCCYXH 001-2022《蒲江茶叶病虫害高标准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应运而生。相较于之前的版本,该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和升级。本文将围绕“绿色防控中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生物防治技术的重要性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的一种环保型手段。在TPJXCCYXH 001-2022中,特别强调了在茶树病虫害管理过程中优先采用生物防治措施,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新旧版本对比分析
在旧版标准中,虽然也提到了可以使用一些天然杀虫剂如印楝素等作为替代方案,但并未给出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技术要求。而在新版标准里,则明确规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天敌昆虫(例如赤眼蜂、捕食螨)、微生物制剂(如白僵菌、绿僵菌)以及植物源提取物(如苦参碱溶液)。此外,还增加了对环境影响评估的内容,确保所采取的所有措施都不会对周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应用方法详解
# 1. 天敌昆虫释放
当发现茶尺蠖幼虫密度较高时,可考虑引入赤眼蜂进行寄生控制。操作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 时间选择:应在害虫产卵高峰期前一周左右开始投放。
- 数量计算:根据每亩茶园的实际面积估算所需释放的数量,并均匀撒播于整个园区内。
- 后续观察:投放后定期检查效果,若未达到预期目标,则需再次补充投放。
# 2. 微生物制剂喷洒
对于黑刺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可以选用白僵菌粉剂按照说明书稀释后均匀喷雾处理。具体做法如下:
- 配制比例:通常为每公斤水中加入20克白僵菌粉。
- 喷洒时机:清晨或傍晚无风条件下进行最为适宜。
- 重复作业:视天气状况及虫情变化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连续施药两次以上。
# 3. 植物源提取物涂抹
针对茶毛虫这类咀嚼式口器害虫,可用自制的苦参碱水溶液直接涂抹于受害叶片表面。制作方法为取适量干苦参根磨成细末后加水浸泡过滤即可。使用时应注意避开雨季,并且不宜过量以免灼伤植株组织。
通过上述三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综合管理,不仅能够有效遏制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传统化学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风险。希望广大茶农朋友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这些科学合理的绿色防控策略,在保证产量的同时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纯净美好的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