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适用范围、操作规范、疗效评估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采用中医穴位埋线技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
Title:Acupoint Embedding Therapy for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TCM Practice Guide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近年来中医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在TCACM 1382-2022《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实践指南》中,有一项关键变化值得深入探讨,即关于“埋线部位选择”的调整。
旧版指南推荐使用腹部穴位如天枢、足三里等作为主要埋线点,而新版指南则增加了背部穴位如肝俞、脾俞的应用,并强调了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严重程度灵活调整穴位的重要性。这一改变基于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背部穴位不仅能调节肝胆功能,还能改善全身代谢状态,对NAFLD患者具有更全面的调理作用。
以肝俞穴为例,在实际应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确认患者是否存在肝郁气滞症状,若符合可优先考虑此穴位;其次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感染风险;最后每次埋线后应嘱咐患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至少三天。通过这样的规范化操作,可以有效提升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