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选煤厂中煤伴生矿物泥化程度的测定方法,包括试验设备、试样制备、测定步骤及结果计算。本文件适用于选煤厂煤伴生矿物泥化特性的评价及相关工艺设计。
Title:Determination of Slaking Degree of Coal-Associated Minerals in Coal Preparation Pl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D91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9833-2005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选煤厂中煤伴生矿物泥化程度测定的标准。该标准为选煤厂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用于评估煤伴生矿物在选煤过程中的泥化程度。这一指标对于优化选煤工艺、提高煤炭产品质量以及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煤伴生矿物的泥化程度直接影响选煤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泥化程度过高会导致煤浆粘度增加,影响浮选效果,甚至造成设备堵塞。因此,准确测定泥化程度是选煤厂日常管理的重要环节。此外,泥化程度还与煤炭的洗选成本直接相关,通过控制泥化程度,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和药剂消耗。
GBT 19833-2005 标准详细规定了泥化程度测定的具体步骤,包括样品采集、预处理、实验操作和结果计算。其中,关键步骤之一是通过水力旋流器分离煤样中的泥化部分,并利用显微镜观察颗粒形态,以判断泥化程度。
在实际操作中,选煤厂需要定期进行泥化程度测定,并将结果记录存档,以便分析长期趋势。例如,某大型选煤厂通过持续监测发现,当煤伴生矿物的泥化程度超过 15% 时,浮选回收率会显著下降。基于此结论,该厂及时调整了生产工艺,将泥化程度控制在 10% 以内,从而实现了年均 5% 的回收率提升。
以某矿区为例,该选煤厂在引入 GBT 19833-2005 标准时,首先对煤伴生矿物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多次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泥化测定条件,如水温、搅拌速度等。经过半年的实践,该厂成功将煤泥损失降低了 30%,同时提高了精煤产率。
GBT 19833-2005 标准为选煤厂提供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泥化程度测定方法,帮助企业在生产实践中实现精细化管理。通过对泥化程度的精准控制,选煤厂不仅能够提高煤炭产品的质量,还能显著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