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华绒螯蟹成蟹育肥的环境条件、育肥准备、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病害防控及捕捞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中华绒螯蟹成蟹阶段的育肥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attening of adult Chinese mitten crab (Eriocheir sinen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发布单位:江苏省相关行业协会或标准化组织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ZJSC 0005-2025 中华绒螯蟹成蟹育肥技术规范》中,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本在“成蟹育肥期饲料投喂管理”方面作出了重要调整。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养殖技术的精细化发展,也对养殖户的实际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围绕该条文的变化及其应用方法进行详细解读。
新标准中明确指出,成蟹育肥期间应根据水温、水质和蟹体生长状况动态调整饲料投喂量,避免因过量或不足导致营养失衡。同时,新增了对饲料蛋白质含量和能量配比的具体要求,建议在育肥初期使用高蛋白饲料(粗蛋白含量不低于38%),后期逐步降低至32%-35%,以促进蟹体脂肪积累,提升商品价值。
与旧版相比,新版更加强调“科学投喂”的理念,而非简单地按固定比例投喂。这反映出当前中华绒螯蟹养殖已从粗放型向集约化、精准化方向转变。养殖户需掌握水温变化规律,结合蟹体发育阶段,灵活调整饲料种类和投喂策略。
在实际应用中,建议养殖户建立每日巡塘制度,观察蟹类摄食情况和水质指标,如氨氮、亚硝酸盐等,确保环境适宜。同时,可引入智能化监测设备,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与分析,提高管理效率。此外,还需注意饲料来源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饲料品牌,避免因饲料质量问题影响育肥效果。
综上所述,《TZJSC 0005-2025》在饲料投喂管理方面的改进,为中华绒螯蟹成蟹育肥提供了更科学的指导依据。养殖户应积极适应新标准要求,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提升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