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于菌落总数测定的禽胴体淋洗处理的操作规程,包括样品准备、淋洗方法、检测步骤及结果计算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禽类加工企业、食品检测机构及相关科研单位对禽胴体表面菌落总数的测定。
Title: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Rinsing Treatment of Poultry Carcasses for Total Colony Count Determin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9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JAASS 46-2022《畜禽肉及其制品微生物检验 淋洗法》中,关于“禽胴体淋洗液制备”部分的更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对淋洗液的制备过程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范,尤其是对于淋洗液温度、振荡条件以及最终样品稀释比例的要求更加严格。
以“淋洗液温度控制”为例,新版标准明确规定淋洗液应在4±1℃条件下预冷,并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保持此温度范围。这一要求旨在减少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存活状态的影响,确保检测结果能够真实反映样品中的实际污染水平。实际应用时,实验室需要配备专门的冷却装置来储存和输送淋洗液,同时还要注意操作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因温度上升导致误差。
此外,在振荡环节,新版标准建议使用恒温振荡器,并设定适当的转速(通常为150-200 rpm)和时间(一般为15分钟),以保证禽胴体表面附着的微生物能充分释放到淋洗液中。这一步骤直接影响到后续培养计数的准确性,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最后,在确定淋洗液与样品的比例上,新版标准指出应根据预期菌落数选择合适的稀释倍数,比如当预计菌落数小于100 CFU/cm²时,可采用1:10的比例;若高于该值,则需进一步稀释至适宜范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清晰可辨的菌落形态,便于后续分析判断。
综上所述,通过对TJAASS 46-2022中关于禽胴体淋洗液制备细节的深入理解与正确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