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刑事技术中微量物证进行理化检验的方法、步骤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刑事侦查、司法鉴定中微量物证的成分分析和检测。
Title:Forensic Science - Physical and Chemical Examination of Trace Evidence - Part 5: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问题1:什么是GB/T 19267.5-2003标准?
GB/T 19267.5-2003是中国国家标准,属于刑事技术领域中的微量物证理化检验系列标准之一。该部分专门规定了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微量金属元素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技术要求,适用于刑事侦查中涉及金属元素的检测。
问题2: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是一种通过测量气态基态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选择性吸收来确定样品中目标元素含量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基于朗伯-比尔定律,即吸光度与待测元素浓度成正比关系。
问题3: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刑事技术中的应用范围有哪些?
问题4:如何选择合适的原子吸收光谱仪?
选择仪器时需考虑以下因素:
问题5: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操作步骤有哪些?
问题6:为什么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样品预处理是为了去除干扰物质并使目标元素处于适合检测的状态。例如,通过酸消解可以将金属化合物转化为可溶性离子形式,从而提高检测准确性。
问题7: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主要误差来源有哪些?
问题8:如何验证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结果可靠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验证结果:
问题9:原子吸收光谱法与ICP-OES有何区别?
两者均用于金属元素分析,但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具有更高的多元素同时检测能力,而AAS更适合单一元素的高精度测定。
问题10:如何正确维护原子吸收光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