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公共安全
  • GBT 19267.3-2003 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 第3部分: 分子荧光光谱法

    GBT 19267.3-2003 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 第3部分: 分子荧光光谱法
    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理化检验分子荧光光谱法分析方法
    13 浏览2025-06-10 更新pdf0.49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采用分子荧光光谱法对刑事技术中微量物证进行理化检验的方法、步骤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刑事科学技术领域中利用分子荧光光谱法对微量物证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Title:Criminal Technology - Physical and Chemical Examination of Trace Evidence - Part 3: Molecular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 封面预览

    GBT 19267.3-2003 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 第3部分: 分子荧光光谱法
  • 拓展解读

    GBT 19267.3-2003 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 第3部分:分子荧光光谱法

    分子荧光光谱法作为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析技术,在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GB/T 19267.3-2003 标准为该方法在刑事领域的规范化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将围绕该标准的核心内容、技术优势以及实际应用展开探讨。

    标准概述

    GB/T 19267.3-2003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理化检验的技术规范,其中第三部分专门针对分子荧光光谱法进行了详细规定。该标准明确了分子荧光光谱法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要求、样品处理流程以及结果判定标准,为刑事技术人员提供了操作指南。

    • 基本原理: 分子荧光光谱法基于物质吸收特定波长的激发光后发射出特征荧光的物理现象。通过检测荧光强度与波长的关系,可以实现对目标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 适用范围: 适用于微量有机物、无机离子及生物大分子等物质的检测。

    技术优势

    分子荧光光谱法相较于传统检测手段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高灵敏度: 能够检测到极低浓度的目标物质,满足刑事微量物证检测的需求。
    • 高选择性: 通过调节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可有效排除干扰物质的影响。
    • 非破坏性: 检测过程中无需对样品进行化学改性或破坏,保持了样品的完整性。

    实际应用案例

    在实际刑事案件中,分子荧光光谱法已成功应用于多种微量物证的检测。例如:

    • 毒品残留物检测: 在某起涉毒案件中,技术人员利用分子荧光光谱法快速检测出涉案物品中的痕量毒品成分,为案件侦破提供了关键证据。
    • 血液样本分析: 在交通事故调查中,通过对现场提取的微量血液样本进行荧光光谱分析,确定了肇事车辆驾驶员的身份信息。

    结论

    GB/T 19267.3-2003 标准的发布为分子荧光光谱法在刑事技术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方法凭借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非破坏性等特点,在微量物证检测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分子荧光光谱法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T 19267.11-2003 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 第11部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9267.12-2003 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 第12部分: 热分析法

    GBT 19267.2-2003 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 第2部分: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GBT 19267.4-2008 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 第4部分: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19267.4-2003 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 第4部分: 原子发射光谱法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