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制造业数字化仿真中仿真环境的总体要求,包括硬件环境、软件环境、数据管理、网络与安全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制造业企业在进行数字化仿真时对仿真环境的规划、设计、实施和维护。
Title:Digital Simulation for Manufacturing - Requirements for Simulation Environ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L75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制造业数字化仿真中的仿真环境要求是确保仿真数据和模型一致性的关键。在TAIITRE 21005-2022标准中,仿真环境的一致性要求有了更具体的描述。以“仿真环境的一致性要求”为例,新旧版本的主要差异体现在对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具体规定上。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仿真环境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出需要保证硬件和软件环境能够支持仿真过程,但并未具体说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而在新版标准中,则明确规定了仿真环境应包括计算设备、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设施,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仿真软件等软件系统,并且这些系统之间需要具备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例如,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配置,如高性能的CPU、大容量内存和快速的硬盘等,以满足复杂仿真任务的需求。同时,还需要安装经过认证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确保其稳定运行。此外,仿真软件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它不仅需要具备强大的功能,还应该与企业的现有系统无缝集成。
为了达到仿真环境的一致性要求,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建立详细的硬件和软件清单,定期检查设备状态;其次,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软件安装和更新流程;最后,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仿真工具。
通过以上方法,企业可以在制造业数字化仿真过程中建立起一个可靠、高效的仿真环境,从而提升整体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