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温度低于10℃条件下进行渗透检测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和验收准则。本文件适用于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
Title:Non-destructive testing - Penetrant testing - Part 6: Testing below 10°C
中国标准分类号:J80
国际标准分类号:25.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执行“GBT 18851.6-2014 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第6部分:温度低于10℃的渗透检测”时,为了更好地适应实际操作需求并优化流程,以下提供了10项弹性方案。
在检测现场配备便携式加热设备,确保工件表面温度达到检测要求,同时减少对恒温环境的依赖。
选用低温环境下性能更稳定的渗透剂和显像剂,以降低因温度变化导致的检测误差。
将大型工件分解为若干小区域,逐一完成检测,避免因整体工件温度不均影响检测结果。
在检测前对工件进行短暂预热处理,使其表面温度接近检测要求,从而缩短检测时间。
对渗透检测系统中的液体材料采取保温措施,确保其在整个检测过程中保持适宜温度。
根据实际温度条件适当延长或缩短检测时间,以保证检测效果的同时提高效率。
利用自动化设备进行检测,减少人工干预,提升检测精度并降低操作难度。
根据工件的重要程度和使用场景,合理安排检测顺序,优先处理高风险区域。
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学习低温环境下检测的技术要点,提高操作熟练度和问题应对能力。
制定应急预案,在突发情况下快速调整检测方案,确保检测任务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