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氯碱产品碳足迹核算的术语和定义、量化方法与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氯碱产品(如烧碱、聚氯乙烯等)的产品碳足迹核算与报告。
Title:Greenhouse Gases - Quantification Method and Requirements for Product Carbon Footprint of Chlor-Alkali Produ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CIIA 0010-2024《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方法与要求 氯碱产品》标准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是关于边界定义的变化。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标准对“生产过程边界”的描述更加具体和严格,这直接影响了企业如何准确计算氯碱产品的碳足迹。
以离子膜法烧碱生产为例,老版本标准允许企业在界定生产边界时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可以将部分辅助设施的排放视为间接排放而不计入直接核算范围。然而,TCCIIA 0010-2024明确规定,所有涉及能源消耗及物料转换过程中产生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都必须纳入边界内,并且对于外购电力等间接排放也提出了更高的统计要求。
具体应用上,这意味着企业在进行碳足迹量化时需要重新审视其数据收集体系。例如,在记录原盐电解工序中的蒸汽消耗量时,不仅要考虑锅炉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还要精确测量电石渣干燥环节所使用的热源类型及其对应的排放因子。此外,当涉及到外购电力时,新版标准要求采用国家发布的最新电网平均排放因子来计算相关排放量,而不是简单地沿用历史经验值。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变化,建议企业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建立和完善内部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能够实时获取各工序的实际能耗数据;其次,定期更新所使用的排放因子数据库,确保符合最新的国家标准;最后,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对新标准的理解和执行能力,从而保障碳足迹量化工作的准确性与合规性。通过这些努力,不仅可以满足法规要求,还能为企业未来的低碳发展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