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原油和渣油中镍、钒、铁、钠含量的测定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本文件适用于原油和渣油中镍、钒、铁、钠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nickel, vanadium, iron and sodium contents in crude oil and residual oil -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E12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7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8608-2012 原油和渣油中镍、钒、铁、钠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旨在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对原油及渣油中的关键金属元素(镍、钒、铁、钠)进行精确测定。这些金属元素在石油加工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们不仅影响设备的腐蚀性,还可能影响催化剂的活性与寿命。因此,准确测定这些元素的含量对于保障石油工业的安全与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原子吸收现象的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测量待测元素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来定量分析其浓度。在本标准中,样品经过适当的前处理后被引入到高温火焰中,使其中的金属元素原子化并产生特征吸收信号。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复杂基质如原油和渣油的分析。
以某大型炼油厂为例,该厂每年处理超过百万吨原油。通过采用GB/T 18608-2012标准,技术人员定期监测原油和渣油中镍、钒、铁、钠的含量。数据显示,当镍和钒的含量超出规定限值时,催化裂化装置的使用寿命显著缩短,而铁和钠的超标则导致了设备频繁故障。通过及时调整原料配比和优化工艺参数,工厂成功将这些金属元素的含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GB/T 18608-2012标准为原油和渣油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其广泛应用有助于提升石油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未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该标准有望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助力全球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