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商品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判定规则。本文件适用于商品条码符号的印制质量检验。
Title: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inspection of printed quality of bar code symbols for commercial use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T 18348-2001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
GBT 18348-2001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商品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它旨在确保商品条码的质量符合国际和国内的相关标准,从而保证条码在扫描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商品条码印制质量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尺寸精度的测量需要使用专用的测量工具,例如条码测试仪或光学显微镜。测量时需确保条码符号的宽度、高度以及模块大小符合标准规定的公差范围。如果超出允许误差,则视为不合格。
对比度是条码能否被正确扫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比度不足会导致条码无法被扫描设备识别。通常情况下,条码的反射率差异应在标准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条码质量。
静区是指条码符号两侧空白区域的宽度,它是条码扫描器能够成功读取条码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静区过窄,可能会导致条码无法被正确识别。因此,在印制过程中必须确保静区宽度符合标准要求。
印刷缺陷可能包括条码符号中的断线、污点、墨渍等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条码的可读性。可以通过肉眼检查或借助专业设备进行检测,一旦发现缺陷,应立即修正。
可读性评估是通过条码扫描器的实际测试来完成的。合格的条码应该能够在多种扫描设备上被快速、准确地读取。如果条码在多次尝试后仍无法被正确读取,则说明其可读性存在问题。
GBT 18348-2001参考了国际通用的商品条码标准(如EAN/UCC标准),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因此,遵循该标准可以确保中国生产的商品条码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主要涉及零售业、物流业、制造业等行业。这些行业的商品包装和运输标签上通常需要印制条码,因此必须严格遵守该标准以确保供应链的顺畅运作。
不符合标准的条码可能导致商品无法被正确扫描,进而影响销售和物流效率。此外,这还可能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甚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