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专题地图信息的分类与代码,为专题地图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交换和管理提供统一的编码规范。本文件适用于专题地图信息的标准化处理及应用开发。
Title:Specification for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of Thematic Map Inform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8317-2001 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规范专题地图的信息分类与编码。以下是关于此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GBT 18317-2001 的主要用途是为专题地图提供统一的信息分类与编码体系。它旨在帮助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存储、交换和应用实现标准化,从而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
GBT 18317-2001 将专题地图的信息分为多个大类,包括但不限于:
这些分类旨在涵盖各种专题地图可能涉及的内容领域。
GBT 18317-2001 使用层次化的编码结构,每个分类都有唯一的代码。编码通常由数字或字母组成,具体规则如下:
例如,“01”表示自然地理要素,“0101”则进一步细化为地形要素。
GBT 18317-2001 主要适用于需要标准化信息分类和编码的专题地图项目。然而,对于某些特殊领域的地图(如军事地图),可能需要额外的定制化规则。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GBT 18317-2001 是一个较早的标准,但其基本框架和理念仍然适用。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国也陆续发布了更新的标准(如 GB/T 22609-2008)。尽管如此,GBT 18317-2001 在许多场景中仍被广泛引用。
选择分类代码时,应根据地图的主题和内容确定所属的大类和子类。例如,如果制作一张农业分布图,则应选择“人文社会经济要素”下的“农业”分类,并查找对应的代码。建议参考标准文档中的分类表,确保代码的准确性。
GBT 18317-2001 主要关注信息分类与编码本身,不直接涉及语言标注问题。但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其他标准(如 GB/T 18319-2001)对地图内容进行多语言支持。
GBT 18317-2001 是推荐性国家标准,不是强制性要求。但在政府项目、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中,通常会要求遵循该标准以确保数据的兼容性和一致性。
GBT 18317-2001 的完整文本可以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或相关出版机构购买。此外,部分高校图书馆或专业机构也可能提供免费查询服务。
GBT 18317-2001 提供的是静态的分类与编码体系,适用于相对稳定的数据。对于动态更新的数据(如实时监测数据),需要结合其他技术手段(如数据库设计)来实现灵活的数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