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草地贪夜蛾监测调查的技术要求、方法和记录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玉米生产中草地贪夜蛾的田间监测与调查。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nitoring and Investigation of Fall Armyworm in Cor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JAASS 44-2022 玉米草地贪夜蛾监测调查技术规程》中“诱捕器设置”为例,解析新旧版本标准的差异及应用方法。
在原标准中,诱捕器设置要求较为笼统,仅规定了每公顷设置3个诱捕器,未明确具体布点位置。而新版标准对此进行了细化,提出需根据玉米种植区地形、面积以及草地贪夜蛾活动规律,在田块四周均匀分布诱捕器,并且特别强调靠近林地边缘等高风险区域应适当增加诱捕器数量。
这种调整基于近年来对草地贪夜蛾迁飞路径和繁殖习性的深入研究结果。新版标准更注重针对性与科学性,例如在平原地区可按每公顷3个设置,在丘陵地带则需提高至每公顷4-5个。同时,要求诱捕器高度保持在1.5米左右,确保能有效捕捉成虫,避免因高度不当导致监测数据失真。
实际操作时,技术人员应先对监测区域进行全面踏查,了解地形地貌特征及周边环境状况,再据此确定诱捕器的具体布点方案。例如,在玉米地四周每隔约33米放置一个诱捕器,若发现附近有树林或灌木丛,则在这些潜在栖息地附近增设诱捕器。此外,还需定期检查诱捕器的工作状态,及时更换诱芯并记录诱捕数量,为后续防控决策提供准确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