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公共安全
  • GBT 18207.1-2000 防震减灾术语第一部分: 基本术语

    GBT 18207.1-2000 防震减灾术语第一部分: 基本术语
    防震减灾术语地震灾害
    21 浏览2025-06-11 更新pdf0.88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防震减灾领域的基本术语和定义。本文件适用于防震减灾相关的科研、工程、管理及教学等工作。
    Title:Seismic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terminology - Part 1: Basic te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 封面预览

    GBT 18207.1-2000 防震减灾术语第一部分: 基本术语
  • 拓展解读

    GBT 18207.1-2000 防震减灾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

    GBT 18207.1-2000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防震减灾领域的专业术语,为地震科学研究、灾害预防和应急响应提供统一的语言基础。这一标准的第一部分聚焦于基本术语,涵盖了地震学、建筑抗震设计以及应急救援等多方面的核心概念。通过这些术语的定义与解释,不仅提高了行业内的沟通效率,还为公众普及地震知识提供了科学依据。

    地震学相关术语

    • 震源深度:指地震发生时震源到地面的距离,是衡量地震强度的重要参数之一。例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震源深度约为19公里,这决定了其破坏力的分布范围。
    • 烈度与震级:烈度反映地震对地表及建筑物的影响程度,而震级则表示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两者共同构成了地震灾害评估的基础框架。

    建筑抗震设计术语

    建筑抗震设计是防震减灾的关键环节,涉及多个专业术语。例如:

    • 隔震技术:通过在建筑物底部安装隔震装置(如橡胶支座),减少地震波传递至上部结构的能量。日本东京的一些高层建筑广泛采用了这种技术。
    • 抗震设防标准:指建筑物在特定地区应达到的抗震能力要求。以中国为例,不同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分为6至8度不等。

    应急救援相关术语

    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快速有效的应急救援至关重要。标准中也包含了与此相关的术语:

    • 生命线工程:指供水、供电、通信等关键基础设施,它们的完好性直接影响救援工作的开展。
    • 次生灾害:地震引发的其他灾害,如火灾、滑坡等。2011年日本东北地震后的海啸就是典型的次生灾害。

    综上所述,GBT 18207.1-2000 不仅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标准化的语言工具,还通过清晰的概念界定推动了相关领域的专业化发展。无论是科研人员、工程师还是普通民众,都可以从中受益,更好地理解地震及其应对措施。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T 18206-2000 中、小学生健康教育规范

    GBT 18207.1-2008 防震减灾术语.第1部分:基本术语

    GBT 18208.1-2006 地震现场工作.第1部分:基本规定

    GBT 18207.2-2005 防震减灾术语 第2部分;专业术语

    GBT 18208.2-2001 地震现场工作 第2部分:建筑物安全鉴定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