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测定钐中镧、铈、镨、钕、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和钇量的化学分析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钐及其氧化物中稀土杂质含量的测定。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rare earth metals and their oxides - Determination of rare earth impurities in samarium - Content of lanthanum, cerium, praseodymium, neodymium, europium, gadolinium, terbium, dysprosium, holmium, erbium, thulium, ytterbium, lutetium and yttrium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8115.5-2006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的标准之一。这一标准主要规定了在钐(Sm)中测定镧(La)、铈(Ce)、镨(Pr)、钕(Nd)、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以及钇(Y)等稀土元素含量的具体方法和技术要求。这些稀土元素在现代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电子、光学、磁性材料等领域。
稀土元素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现代科技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镧和铈常用于催化剂和玻璃制造;钕和镝是高性能永磁材料的关键成分;而铕和钇则在发光材料和激光技术中不可或缺。因此,准确测定钐中这些稀土杂质的含量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优化生产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GBT 18115.5-2006标准,测定钐中稀土杂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这些步骤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某稀土生产企业在生产钐的过程中,发现产品中的镧和钕含量偏高,影响了产品的磁性能。通过采用GBT 18115.5-2006标准中的方法,企业成功确定了杂质来源,并调整了生产工艺,最终将镧和钕的含量降至目标范围内。这一改进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随着稀土材料需求的不断增长,对稀土元素纯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进一步优化测定方法,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将是研究的重点。此外,开发更加环保的分离技术也是行业发展的趋势,这将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