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杀螺剂在水稻田防治福寿螺的田间药效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试验设计、施药方法、调查时间和方法、防效计算及试验报告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评价杀螺剂对水稻田福寿螺的防治效果。
Title:Pesticide - Criteria for field efficacy test (Part 81): Molluscicides for controlling Pomacea canaliculata in rice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外来入侵物种,其对水稻种植的危害尤为显著。为了科学评估杀螺剂的田间药效,国家标准《GBT 17980.81-2004》为杀螺剂的试验设计和效果评价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原则。本文将围绕该标准的核心内容,探讨杀螺剂在水稻田间防控福寿螺的应用策略与技术要点。
福寿螺对水稻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啃食幼苗、降低产量以及传播病害等方面。因此,化学防治成为控制福寿螺扩散的重要手段之一。杀螺剂通过干扰福寿螺的生理代谢过程,如抑制神经传导或破坏消化系统,从而达到灭杀效果。然而,杀螺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经过严格的田间试验验证。
尽管杀螺剂在控制福寿螺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效果,但仍面临一些实际问题。例如,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抗药性问题,影响药效持久性。针对这一问题,标准建议采取轮换用药策略,结合生物防治手段,如引入天敌或改善稻田生态环境,以实现综合管理。
GBT 17980.81-2004 提供了一套科学规范的杀螺剂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为福寿螺的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杀螺剂的使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潜在风险。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新型高效杀螺剂的研发方向,同时加强公众对福寿螺危害的认知,共同维护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