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杀虫剂防治水稻蓟马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法和评价标准。本文件适用于评估杀虫剂对水稻蓟马的防治效果。
Title:Pesticides - Criteria for field efficacy trials (Part 77): Insecticides for the control of thrips on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7980.77-2004 是中国农业领域的一项国家标准,专门针对杀虫剂在田间药效试验中的规范和要求。其中,关于杀虫剂防治水稻蓟马的部分,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水稻蓟马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对水稻生长具有显著危害,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其种群数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课题。
水稻蓟马主要以成虫和若虫的形式吸食水稻叶片汁液,导致叶片出现黄化、卷曲甚至枯萎现象。这种害虫不仅直接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还可能传播病原菌,进一步加剧稻田的损失。据统计,在某些地区,水稻蓟马的严重发生可使产量下降10%-30%。因此,开发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并进行科学的田间试验显得尤为重要。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杀虫剂田间试验的设计原则、实施步骤以及评价指标。例如,试验需选择典型的受害稻田作为试验点,设置对照组和不同剂量处理组,并确保样本量足够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此外,标准还强调了试验期间应记录的关键数据,如蓟马种群密度变化、水稻植株健康状况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某科研团队曾依据GBT 17980.77-2004 开展了一项针对水稻蓟马的田间试验。他们选用了一种新型生物源杀虫剂A,将其稀释至三种浓度分别喷洒于受蓟马侵害的稻田中。结果显示,在施药后第7天,高浓度处理组的防治效果达到了85%,而对照组的蓟马密度仍维持较高水平。这一成果表明,杀虫剂A具有良好的持效性和安全性,符合环保型农药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GBT 17980.77-2004 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框架,帮助科研人员更有效地评估杀虫剂的效果,从而为水稻蓟马的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技术的应用,我们有望实现更高水平的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