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杀虫剂防治荔枝蝽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试验设计、施药方法、调查内容与方法、防效计算及试验结果的整理与报告。本文件适用于评价杀虫剂对荔枝蝽的防治效果。
Title:Pesticides - Criteria for field efficacy tests (Part 60): Insecticides for the control of Tessaratoma papillosa on lyche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0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7980.60-2004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的重要文件之一,其核心在于规范杀虫剂在田间试验中的操作流程和评估标准。这一标准特别针对杀虫剂在防治荔枝蝽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指导。荔枝蝽是一种严重危害荔枝树生长的害虫,其防治对于保障荔枝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荔枝蝽以其强大的繁殖能力和对荔枝果实的破坏力而闻名。这种害虫主要以刺吸式口器吸取荔枝树的汁液,导致叶片卷曲、果实脱落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荔枝的产量和品质。因此,科学有效的杀虫剂选择与施用显得尤为重要。GBT 17980.60-2004 提供了系统的试验方法,帮助研究人员评估不同杀虫剂的实际效果。
根据 GBT 17980.60-2004 的要求,田间药效试验需要考虑多个关键因素:
以某地区荔枝园为例,在一次试验中采用了符合 GBT 17980.60-2004 标准的杀虫剂 A 和 B 进行对比测试。结果显示,杀虫剂 A 在用药后 7 天内将荔枝蝽种群密度降低了 85%,而杀虫剂 B 的效果仅为 60%。这表明杀虫剂 A 更适合用于荔枝蝽的防治。此外,试验还发现,杀虫剂 A 对荔枝树的安全性较高,未观察到明显的药害现象。
GBT 17980.60-2004 为杀虫剂在荔枝蝽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严格的田间试验,不仅可以筛选出高效的杀虫剂品种,还能优化施药技术和使用剂量,从而提高防治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未来,随着更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标准化试验,荔枝蝽的防治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为荔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