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优质稻谷的定义、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标识。本文件适用于优质稻谷的收购、储存、加工和销售。
Title:High quality rice -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7891-2017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优质稻谷的标准,旨在规范稻谷的品质要求,提升稻谷种植与加工的整体水平。这项标准不仅对稻谷的外观、化学成分提出了具体指标,还对稻谷的种植环境、加工工艺以及储存条件进行了严格规定,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粮食产品奠定了基础。
优质稻谷的核心内涵在于其内在品质和外在表现的双重优越性。从化学成分来看,优质稻谷要求蛋白质含量高、直链淀粉含量适中,这直接影响了米饭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此外,垩白度和透明度也是评价稻谷品质的重要指标,垩白度过高的稻谷容易导致米粒破碎率增加,影响食用体验。
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优质稻谷的科学评价体系,为稻谷生产者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为了实现优质稻谷的生产目标,种植环节至关重要。例如,在四川盆地,当地农民通过选择适宜的品种、优化灌溉方式和施用有机肥料,成功培育出垩白度低、透明度高的优质稻谷。据统计,采用科学种植方法后,稻谷的垩白度平均下降了15%,透明度提升了20%。
在加工环节,GBT 17891-2017强调稻谷的脱壳、碾磨等工艺应尽量减少米粒营养成分的流失,同时确保成品米的外观和口感符合标准。某知名大米品牌通过引入先进的低温碾磨技术,将稻谷加工成的精米保留了更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深受消费者欢迎。
优质稻谷的推广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附加值,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以江苏为例,当地依托优质稻谷生产基地,发展了稻田观光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此外,优质稻谷的出口也为国家创造了更多外汇收入。
综上所述,GBT 17891-2017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为稻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优质稻谷的标准将进一步完善,为中国乃至全球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