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塑料防盗瓶盖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塑料防盗瓶盖,主要用于包装饮用水、饮料、调味品等产品。
Title:Packaging Containers - Plastic Tamper-Evident Cap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5
国际标准分类号:5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7876-1999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一项关于包装容器中塑料防盗瓶盖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详细规定了塑料防盗瓶盖的设计、制造、性能测试以及应用要求,旨在确保瓶盖的安全性、密封性和防伪性,从而满足食品、饮料、药品等行业的包装需求。
塑料防盗瓶盖具有独特的防盗功能,其核心在于瓶盖与瓶口之间的特殊结构设计。这种设计使得瓶盖一旦被打开后就无法复原,从而有效防止产品被二次封装或篡改。这一特性在食品和药品行业中尤为重要,能够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并提升品牌信任度。
GBT 17876-1999 的适用范围涵盖了多个行业,其中食品和饮料行业是主要的应用领域。例如,在矿泉水和碳酸饮料的包装中,塑料防盗瓶盖因其便捷性和安全性而被广泛采用。此外,医药行业也对防盗瓶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以某知名矿泉水品牌为例,该企业在生产线上全面采用了符合 GBT 17876-1999 标准的塑料防盗瓶盖。数据显示,自实施该标准以来,该品牌的消费者投诉率下降了约30%,同时市场反馈显示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任度显著提高。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未来塑料防盗瓶盖的设计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例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可降解材料制作瓶盖,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此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将成为一大趋势,例如通过二维码或RFID技术实现瓶盖的数字化追踪,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