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硫酸化灰分的测定方法(重量法)。本文件适用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硫酸化灰分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Sulfated Ash for Nonionic Surfactants - Gravi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G13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8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7831-1999是中国国家标准,专门用于测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硫酸化灰分的含量,采用的是重量法。这一标准为化工行业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检测方法,确保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洗涤剂、纺织工业和食品加工等领域,其硫酸化灰分的含量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
硫酸化灰分是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特定条件下燃烧后残留下来的无机物总量。这些无机物可能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杂质或原料中的矿物质,它们的存在会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及使用效果。因此,精确测定硫酸化灰分是保障产品品质的重要环节。
重量法是一种经典的化学分析技术,通过称量样品在高温下燃烧后的残余物质量来计算硫酸化灰分的含量。具体步骤如下: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的特点,但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避免误差。
某大型洗涤剂生产企业曾因硫酸化灰分超标导致产品投诉率上升。企业按照GBT 17831-1999标准对生产线上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全面检测,发现部分批次原料中含有较高浓度的金属盐类杂质。经过调整原料来源和优化生产工艺后,硫酸化灰分含量显著降低,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GBT 17831-1999标准不仅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还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深入了解硫酸化灰分的性质及其测定方法,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竞争力。未来,随着检测技术和设备的进步,这一领域的研究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