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锂离子数码电池用铝及铝合金光箔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代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锂离子数码电池中作为集流体或封装材料的铝及铝合金光箔。
Title:Lithium-ion Digital Battery Aluminum and Aluminum Alloy Bright Foil
中国标准分类号:H54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5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ZZB 2638-2022锂离子数码电池用铝及铝合金光箔标准》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多项技术指标和检测方法上进行了更新。其中,关于“厚度偏差”这一关键参数的变化尤为显著。
在新版标准中,对厚度偏差的要求更加严格,规定厚度偏差不得超过±3%,而旧版标准允许的偏差范围为±5%。这意味着生产过程中需要更高的精度控制,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例如,在实际应用中,当制造厚度为12微米的光箔时,按照旧标准最大允许偏差为±0.6微米,而新标准则要求偏差不超过±0.36微米。
为了满足这一更严格的厚度偏差要求,生产企业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 设备升级:引进高精度的轧制设备,如带有自动厚度控制系统(AGC)的冷轧机,可以实时监测并调整带材厚度。
2. 工艺优化:通过改进轧制工艺参数,比如优化轧制速度、张力设定以及润滑条件等,提高轧制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 质量监控:加强在线检测系统的应用,利用超声波测厚仪或X射线测厚仪等先进测量工具,及时发现并纠正厚度异常情况。
4. 原材料管理: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确保坯料尺寸均匀且表面质量良好,为后续加工提供基础保障。
通过上述措施的有效实施,能够有效提升锂离子数码电池用铝及铝合金光箔产品的厚度均匀性,从而更好地适应新能源领域对于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同时,这也反映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有助于推动相关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