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热熔法用丙纶短纤维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聚丙烯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生产的热熔法用丙纶短纤维。
Title:Polypropylene staple fiber for heat-melt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7687-1999 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规范热熔法用丙纶短纤维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关于该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解答。
GBT 17687-1999 规定了热熔法用丙纶短纤维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其主要目的是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适用性,适用于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短纤维。
热熔法用丙纶短纤维是一种通过热熔工艺加工而成的纤维产品,主要用于非织造布的生产。这类纤维具有良好的热熔粘合性能,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快速熔融并与其他材料结合,形成牢固的整体结构。
根据标准规定,热熔法用丙纶短纤维的长度通常为38毫米或51毫米,允许偏差范围为±10%。纤维长度直接影响产品的均匀性和加工性能,因此需要严格控制。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检测:
热熔法用丙纶短纤维与普通丙纶短纤维的主要区别在于其热熔性能。热熔法用纤维经过特殊改性处理,使其在较低温度下即可熔融并粘合,而普通丙纶短纤维不具备这种特性。
标准中规定,热熔法用丙纶短纤维的线密度应在公定回潮率(0.05%)下满足特定范围,一般为1.5 dtex 至 6.0 dtex,允许偏差为±5%。线密度是衡量纤维粗细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手感和强度。
根据标准要求,热熔法用丙纶短纤维应避免阳光直射、雨淋和机械损伤。储存时需保持环境干燥通风,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同时,包装应密封良好,防止受潮或污染。
不是。该标准仅适用于热熔法用丙纶短纤维,其他用途的丙纶短纤维(如纺织用或工业用)不在此标准范围内。用户在选择纤维时需明确其具体用途。
热熔法用丙纶短纤维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用品(如一次性手术衣、口罩)、过滤材料、包装材料等领域。其优异的热熔性能使其成为非织造布行业的重要原材料。
用户可向供应商提出异议,并要求重新检测或更换产品。若问题仍未解决,可依据合同条款或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建议加强进货检验,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