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核电厂场外应急设施的功能与特性要求,包括设施的设置、设备配置、通信系统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核电厂场外应急设施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
Title:Criteria for Nuclear Power Plant Emergency Planning and Preparedness - Fun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Off-site Emergency Fac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K 2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场外应急设施功能与特性的常见问题解答。
答:场外应急设施的主要功能是在核电厂发生事故时,为周边居民提供紧急疏散、避难和救援服务。这些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指挥中心、医疗站、临时避难所等,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公众的影响。
答:场外应急设施的设计依据是国家标准《GBT 17680.3-1999》,该标准规定了核电厂场外应急设施的功能要求、技术指标和运行准则。此外,还需结合区域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规划。
答:场外应急设施应具备以下基本特性:
答:场外应急设施的责任区域划分通常以核电厂为中心,按照半径范围划分为不同的应急区。例如:
答:场外应急设施的日常维护主要包括:
答:场外应急设施主要针对设计基准事故及其潜在后果进行规划,但对于超设计基准事故(如极端自然灾害),可能需要额外的临时措施。因此,在制定应急计划时需综合考虑各种可能性。
答:提高公众信任度的关键在于透明公开的信息披露和有效的宣传教育。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定期向公众介绍设施的功能、布局及演练情况,并通过培训和社区活动增强公众的应急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