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工业用精制丙烯酸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工业用丙烯酸为原料,经精制后制得的丙烯酸产品。
Title:Industrial Refined Acrylic Acid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工业用精制丙烯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在最新发布的TZZB 2624-2022标准中,对于工业用精制丙烯酸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新旧版本间关于“纯度测定”这一关键指标的变化,并对其实际应用中的操作细节进行深入解析。
纯度测定变化点分析
在TZZB 2624-2022之前的老版本标准中,纯度测定主要依赖于气相色谱法(GC),但并未明确规定具体的仪器参数设置以及样品前处理步骤。而在新版标准中,则明确指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来替代传统的GC方法,并且对仪器条件、柱温、流动相组成及流速等作出了详细规定。
# 新版标准的具体要求:
1. 仪器条件:使用反相C18色谱柱,推荐长度为250mm×4.6mm,粒径5μm。
2. 柱温:设定为35℃。
3. 流动相:由乙腈与水按体积比70:30混合而成。
4. 流速:设定为1.0mL/min。
5. 检测波长:设置为210nm。
这些具体参数的选择是基于丙烯酸及其可能存在的杂质在不同条件下保留时间的不同,从而能够更准确地分离并定量分析目标物质。
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样品前处理:确保样品无颗粒物,必要时需过滤。
- 校准曲线建立:根据标准品浓度范围,至少建立五个点的标准曲线,保证线性相关系数R²≥0.999。
- 重复性测试:每次测量至少平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 系统适用性试验:在正式进样前,应通过系统适用性试验验证色谱柱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通过上述改进,不仅提高了检测精度,还增强了数据的可比性和可靠性。这对于保障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TZZB 2624-2022标准中关于纯度测定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