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室内药效评价中有关毒饵的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申请农药登记的卫生用杀虫剂毒饵产品的室内药效评价。
Title:Pesticides - Indoor efficacy evaluation of registered sanitary insecticides - Bai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7322.8-1998 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评估卫生用杀虫剂毒饵的室内药效。以下是关于该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回答: GBT 17322.8-1998 主要规定了卫生用杀虫剂毒饵在室内环境中的药效评价方法。它涵盖了实验设计、测试条件、数据收集和结果分析等关键步骤,旨在确保毒饵对目标害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回答: 进行毒饵的室内药效评价是为了验证其对目标害虫的实际控制效果。这有助于确保产品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同时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杀虫解决方案。
回答: 测试对象的选择应基于毒饵的目标用途和预期应用场景。例如,针对蟑螂的毒饵应选择常见的蟑螂种类(如德国小蠊)作为测试对象。具体选择需参考标准中规定的推荐害虫种类。
回答: 室内药效评价的主要步骤包括:
回答: 根据标准,毒饵的效果通过害虫死亡率来衡量。通常要求实验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达到一定阈值(如90%以上),才能判定为有效。
回答: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回答: 如果毒饵效果未达标,可能需要重新调整配方或改进施用方法。建议与相关研发机构合作,进一步优化产品性能,并重新进行测试以确认改进效果。
回答: 不是。该标准主要适用于卫生用杀虫剂毒饵,不适用于农业或其他领域的杀虫剂。不同领域的产品需遵循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
回答: 可通过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或相关出版机构购买标准文本。此外,部分图书馆或研究机构也可能提供查阅服务。
回答: 常见误解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