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医疗
  • GBT 17149.2-1997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T 17149.2-1997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处理原则皮肤反应
    11 浏览2025-06-11 更新pdf0.72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诊断依据、诊断分级及处理原则。本文件适用于化妆品引起的接触性皮炎的医学诊断和处理。
    Title:Cosmetic Contact Dermatitis: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Management Princip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 封面预览

    GBT 17149.2-1997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 拓展解读

    GBT 17149.2-1997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T 17149.2-1997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的重要文件。这一标准为医疗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帮助他们准确判断和处理因使用化妆品而引发的皮肤问题。接触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通常由化学物质刺激或过敏反应引起,而化妆品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其潜在的致敏风险不容忽视。

    诊断标准

    诊断接触性皮炎的关键在于识别其病因。根据GBT 17149.2-1997,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以下是诊断过程中需关注的主要方面:

    •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近期使用的化妆品种类、频率以及是否更换品牌等信息,是诊断的第一步。
    • 临床表现:接触性皮炎的典型症状包括红斑、瘙痒、水肿和水疱等,这些表现需要与湿疹或其他皮肤病进行鉴别诊断。
    • 斑贴试验:通过斑贴试验检测患者对特定化妆品成分的敏感性,是确诊的重要手段之一。

    处理原则

    一旦确诊为接触性皮炎,及时有效的处理至关重要。GBT 17149.2-1997提出了以下处理原则:

    • 停止使用可疑产品:立即停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的化妆品,并避免再次接触。
    • 局部治疗:对于轻度症状,可采用冷敷或外用抗炎药膏缓解不适;严重情况下,需遵医嘱使用口服抗组胺药物。
    • 预防复发:在后续选择化妆品时,应优先选用低致敏性的产品,并进行小范围试用。

    例如,某位消费者在使用一款新面霜后出现面部红肿和瘙痒,经医生诊断确认为接触性皮炎。通过停止使用该面霜并采取适当的局部治疗措施,症状在一周内得到了明显改善。

    结语

    GBT 17149.2-1997为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诊断和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不仅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权益,也为医疗工作者提供了专业支持。随着化妆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加强对化妆品安全性的研究和监管显得尤为重要,这将有助于减少类似接触性皮炎的发生率,提升公众的生活质量。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T 17149.6-1997 化妆品光感性皮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T 17149.5-1997 化妆品甲损害 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T 17149.4-1997 化妆品毛发损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T 17149.7-1997 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T 18201-2000 放射性疾病名单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