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交通
  • TCMEA 2-2018 道路塌陷隐患雷达检测技术规范

    TCMEA 2-2018 道路塌陷隐患雷达检测技术规范
    道路塌陷雷达检测隐患排查地质勘察安全评估
    18 浏览2025-06-02 更新pdf0.21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道路塌陷隐患雷达检测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以及成果提交格式。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城市道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塌陷隐患雷达检测与评估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adar Detection of Road Subsidence Haz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P 4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 封面预览

    TCMEA 2-2018 道路塌陷隐患雷达检测技术规范
  • 拓展解读

    本文以《TCMEA 2-2018 道路塌陷隐患雷达检测技术规范》中新增的“地质雷达天线频率选择”要求为切入点,详细解读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与操作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对天线频率的选择较为笼统,仅强调根据检测目标深度选择适当频率。而新版标准明确指出,应结合道路结构、材质及可能存在的隐患类型,细化天线频率范围。例如,在混凝土路面检测时,推荐使用900MHz至1.5GHz的天线频率;而在土质路基检测时,则建议采用200MHz至400MHz的频率。

    这一变化的核心在于提高检测精度与效率。高频率天线能提供更高的分辨率,适合浅层缺陷探测;低频率天线穿透力更强,适用于深层隐患排查。实际操作中,检测人员需首先了解检测区域的地下情况,如是否存在管线密集区、土壤湿度高低等。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合理选择天线,确保既能覆盖目标区域,又避免因频率过高导致信号衰减或过低造成分辨率不足。

    举例来说,在某城市主干道塌陷隐患排查项目中,技术人员先通过地质资料确认了道路下方存在多根直径较大的排水管。为兼顾排水管附近的细微裂缝和整体路基状况,最终选择了900MHz和400MHz两种天线交替扫描的方式。结果不仅准确识别出排水管附近的一处微小裂隙,还发现了路基深处的一处潜在空洞,为后续修复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总之,新版标准对天线频率选择的细化规定,是基于多年实践经验总结而来的重要改进。它不仅提升了检测工作的针对性,也增强了隐患识别的准确性,对于保障道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TCSPSTC 71-202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程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