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医疗
  • GBT 16886.10-200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

    GBT 16886.10-200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刺激试验迟发型超敏反应安全性
    16 浏览2025-06-11 更新pdf1.16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中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的原则、方法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需要进行生物学评价的医疗器械及其材料的安全性评估。
    Title:Medical devices - Biological evaluation - Part 10: Tests for irritation and 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
    中国标准分类号:C3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20

  • 封面预览

    GBT 16886.10-200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
  • 拓展解读

    GBT 16886.10-200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GBT 16886.10-2005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系列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全称是《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这一标准为医疗器械的安全性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特别是在评估医疗器械可能引起的局部刺激和迟发型超敏反应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定义

    刺激反应是指医疗器械与人体接触后可能引发的皮肤、黏膜或其他组织的炎症反应,如红肿、瘙痒或疼痛等。而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反应,通常发生在接触抗原后的48至72小时,表现为局部皮肤的硬结或水肿。这些反应可能由医疗器械材料中的化学成分或降解产物引起,因此需要通过严格的测试来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

    • 局部刺激试验:通过将医疗器械样品置于动物皮肤上,观察是否出现红斑、水肿等刺激症状。
    • 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采用豚鼠模型,通过注射或贴敷的方式使动物接触潜在致敏物质,随后检测其免疫反应。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以某款新型植入式医疗器械为例,在其上市前的生物安全性评估中,根据GBT 16886.10-2005标准进行了全面的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该产品的表面涂层材料在局部刺激试验中未表现出显著的不良反应,而在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中也未发现明显的免疫异常。这一结果为产品的顺利上市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对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的关注度持续提升。据统计,每年因医疗器械引发的过敏反应病例约占总病例的3%-5%,其中大部分与迟发型超敏反应相关。因此,遵循GBT 16886.10-2005标准进行严格测试已成为行业共识。

    总结

    GBT 16886.10-2005作为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患者安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通过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可以有效识别潜在风险并优化产品设计。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这一标准将继续发挥关键作用,推动医疗器械行业的健康发展。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T 16886.1-200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部分;评价与试验

    GBT 16886.11-199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

    GBT 16886.10-2000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 刺激与致敏试验

    GBT 16886.11-201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

    GBT 16886.12-2000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2部分: 样品制备与参照样品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