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方正银鲫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方正银鲫鱼种的质量评定和鉴定。
Title:Fangzheng Silver Crucian Carp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6874-2006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方正银鲫的国家标准。这项标准详细规定了方正银鲫的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方正银鲫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淡水鱼类,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方正银鲫原产于中国黑龙江省方正县,是通过人工选育和杂交技术培育出的一种优良品种。这种鱼不仅适应性强,而且生长速度快,适合在各种淡水环境中养殖。为了确保市场上的方正银鲫品质一致,GBT 16874-2006 标准为养殖者和消费者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根据 GBT 16874-2006 的规定,方正银鲫的质量要求包括外观、体重、体长等多个方面。例如,方正银鲫的体表应光滑无伤痕,鳞片紧密贴合,颜色鲜艳。此外,标准还对鱼的体重和体长设定了具体的范围,以确保其符合市场需求。这些严格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率并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方正银鲫的成功养殖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支持。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方正银鲫的产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在黑龙江地区,许多养殖户通过采用先进的养殖设备和技术,实现了高效生产。例如,某大型养殖场通过应用循环水养殖系统,不仅提高了鱼的存活率,还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政府也积极推动方正银鲫的市场化进程。通过举办各类渔业博览会和推介会,方正银鲫逐渐被更多消费者所熟知。据统计,2022 年全国范围内方正银鲫的年产量已突破 5000 吨,成为淡水鱼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方正银鲫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市场成就,但其未来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进一步优化养殖环境以减少疾病传播,以及如何降低养殖成本以提高经济效益等。为此,科研人员正在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如基因改良和智能监控系统,以推动方正银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GBT 16874-2006 方正银鲫标准的实施为这一优质鱼类的规范化生产和流通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扩大,方正银鲫有望在全球范围内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