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铸造铝阳极导杆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铸造铝合金为原材料制成的铝电解用阳极导杆。
Title:Casting Aluminum Anode Conductor Rod
中国标准分类号:H65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2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HJAITISA 04-2020《铸造铝阳极导杆》标准中,有一项重要的改动是关于导杆表面处理的要求。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增加了对导杆表面粗糙度的具体规定,即表面粗糙度Ra值应不大于3.2μm。
这一要求的实施对于确保导杆与电解槽之间的良好接触至关重要。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当采取以下措施来满足这一标准:
1. 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应优先选用数控机床等高精度设备进行加工,以保证导杆表面达到所需的粗糙度要求。同时,在选择刀具和切削参数时,也要充分考虑其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2. 严格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振动:振动会导致工件表面出现波纹状痕迹,从而影响粗糙度。因此,在整个加工流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振动源,并且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防止因机械故障引发不必要的振动。
3. 合理安排热处理工序:如果导杆需要经过热处理,则需要注意热处理后可能会引起变形或者硬化层增厚等问题,进而影响最终的表面状态。为此,在设计热处理方案时,应该综合考量材料特性、加热速度等因素,力求将这些不利因素降到最低限度。
4. 加强质量检验环节:为了确保每根导杆都符合新的表面粗糙度标准,在出厂前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测。可以采用触针式轮廓仪等专业仪器测量Ra值,并记录相关数据以便追溯。
通过以上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铸造铝阳极导杆的质量水平,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