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与表面波纹度相关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使用轮廓法进行测量的基本原则。本文件适用于产品几何技术规范中涉及的表面波纹度的评定和分析。
Title:Product geometr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GPS) - Surface structure - Profile method - Vocabulary for surface waviness
中国标准分类号:J21
国际标准分类号:25.04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页面旨在帮助用户理解与GB/T 16747-2009标准相关的表面结构、轮廓法及表面波纹度的相关术语和概念。
GB/T 16747-2009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用于定义与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相关的表面结构、轮廓法及其表面波纹度的术语和定义。该标准主要关注如何通过轮廓法测量和评估表面特性。
表面波纹度是指在去除表面粗糙度成分后,保留下来的中等波长和幅度的表面不规则性。它通常由加工工艺或材料特性引起,介于表面粗糙度和形位公差之间。
两者的区别在于波长和幅度的不同范围。
区分两者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产品的功能性性能。例如,表面粗糙度可能影响摩擦系数,而表面波纹度则可能影响零件的配合精度和密封性。
测量表面波纹度通常采用轮廓仪进行。具体步骤包括:
1. 使用滤波器去除表面粗糙度成分;
2. 测量剩余的中等波长和幅度的表面特征;
3. 记录并分析数据以确定波纹度值。
因此,控制表面波纹度对于提高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该标准适用于大多数机械加工表面,但不适用于特殊表面(如光学镜面或超光滑表面)。对于这些特殊情况,可能需要使用其他专门标准。
如果不遵循该标准,可能导致以下问题:
1. 产品质量无法达到预期要求。
2. 不同制造商的产品难以实现互换性。
3. 检测结果无法被广泛认可。
选择合适的参数可以更好地满足设计和制造的需求。
标准会根据技术发展和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修订。虽然目前版本为2009年发布,但未来可能会有新的版本推出以适应新技术和新需求。